民国之文豪崛起_763【我的民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63【我的民族】 (第2/4页)

就能沾上仙气。

    鸡蛋、香烟、布匹、小吃、咸菜、白酒、水果……华侨们大都不怎么富裕,但却带来五花八门的礼物,二话不说就朝奥运健儿们怀里塞。

    让周赫煊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60多岁的新加坡华侨老太太,在码头摆上祭品和香烛,对着运动员、也对着苍天大海磕头拜了四拜,昏花老眼含着浊泪,用听不太懂的闽南话说:“妈祖保佑,妈祖保佑,中国人现在扬眉吐气了。”

    在那一瞬间,周赫煊喉咙哽咽,难以名状的情绪萦绕在心怀。

    等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些前来迎接祝贺的华侨,不知有多少把他们的儿子送上战场。

    由于东边和南边的港口被日军占领,国府只能开辟滇缅公路运输国际援助。当时急需大量司机和汽车修理工,无数华侨子弟放弃体面的生活,脱下西装冒着炮火运输物资。他们白天不敢开车,只能晚上关掉车灯,抹黑行驶在陡峭的盘山公路上,一些人不慎开车摔下悬崖牺牲。

    当时滇缅公路上总共有3000多辆汽车,其中1100多辆都是华侨捐献的,而这3000多辆车的司机大部分都是南洋华侨子弟。有1000多华侨子弟死于战火、车祸和疾病,永久长眠在云南国土上,牺牲比例接近50%。

    轮船在新加坡港口停靠时,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给每位运动员赠送了一袋大米、一打菠萝罐头,礼轻情意重。

    不是陈嘉庚抠门儿,他本就属于节俭之人,他家里使用的也是寻常之物,完全没有资本家的奢华。在世界经济危机期间,陈嘉庚的公司积欠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