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592【劳动最光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92【劳动最光荣】 (第3/4页)

寺虽然有几百亩寺田,但大都是一些产量不高的山地。十六个和尚再加上佃农辛勤耕种,每年满打满算也才收获3万斤粮食,其中至少有一半归佃农所有——没办法,山地的粮食产量太低,佃租收高了会饿死佃农。

    1万5千斤粮食很多吗?

    按每人每天1.5斤粮食来算,16个和尚一年就要吃掉8760斤,已经消耗了大半。剩下的粮食,还要换成钱去购买油盐布匹,每年能结余下来的很少。

    遇到丰年还好,如果遇到水旱灾害,和尚们就得下山化缘了。

    顺便一提,每人每天1.5斤粮很正常,因为油水越少,人就吃得越多。更何况,山地的产出以红薯、玉米等杂粮为主,那玩意儿吃多了会吃吐的。

    就算周赫煊他们不来劝徐志摩下山,让徐志摩在寺里每天吃玉米糊和红薯粥,估计顶多坚持两三个月,徐志摩就会馋得下山打牙祭了。

    并非人人都是李叔同,可以从一个富家公子,摇身变成每天只喝一碗稀饭的苦行僧。

    早课完毕,徐志摩跟僧众们一起去吃饭。

    很稀的玉米糊糊粥,中间夹杂着少许大米,就着一碟腌萝卜,徐志摩足足喝了两大碗。

    这玩意儿根本不管饱,半上午就要显饿。

    可怜徐大诗人只上山住了几天,已经瘦了快十斤,实在是个减肥的好办法。

    周赫煊他们昨天打麻将太晚,此时一个个睡得鼾声震天。徐志摩跑去看了几眼,便挑着水桶跟僧人们一起去地里——春天播下的玉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