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98【请周先生到军统走一趟】 (第2/4页)
人民解放纪念碑”。 这就是重庆解放碑的由来。 周赫煊坐车过来的时候,精神堡垒还在建设当中。四周的残垣断壁之下,到处是临时搭建的窝棚。这些窝棚的主人,有些是从外地逃来的战争难民,有些是被炸毁家园的本地人。 整个重庆主城区就是这样子的,几乎每条街道都有窝棚。人们每天照常起居工作,随时准备往防空洞跑,坚强而勤劳的活在战争年月。 不时能看到学生志愿者,男学生们自发充当消防员、巡逻员和搬运工。女学生则担当救护人员,在药品不足的情况下,她们大都只能带去一些精神安慰。 药品真的是匮乏,周赫煊旗下药厂生产的药品,90%都已经运往前线,普通平民很难买到,也买不起。 “林主席来了!” 林森还是那样轻车简从,身边只带了个司机出门。他一下车就被学生们包围,非常有耐心地微笑挥手道:“同学们辛苦了,老朽在此感谢大家!” “林主席,我们不辛苦!”学生们高喊。 每次日机轰炸过后,赶到现场救火的消防员,超过一半以上都是男学生。他们接受过简单的消防培训,使用手压式水枪进行灭火,但基本不会冲进火海里救人,因为炸弹中的固体燃料可持续燃烧15分钟,火场里的人早就被烧死了。 记者们对着林森疯狂拍照,随后一起进入戏院观影。除了官员和记者,还有诸多文化界、教育界人士,都被周赫煊邀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