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856【文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856【文人】 (第4/4页)

贡献力量。一看战争已经无法避免,胡适又上蹿下跳,多次请命担任中国驻美大使,想要说服美国介入中日战争。

    或许老蒋是被烦得不行了,才把胡适任命为特使扔美国去,随便他怎么在美国瞎折腾。

    即便到了现在,胡适也认为中国抗战必败,除非美国能站出来拉一把。他没有像陈寅恪那样写诗伤春悲秋,而是不遗余力的在美国做宣传。

    以前胡适在国内写文章,经常赞美日本人的政治和文化,把中国的政治文化批评得一无是处,号召中国向日本努力学习。而现在,胡适极力美化中国、丑化日本,就为了能获得美国民众的认可和援助。

    胡适是天真的,也是值得敬佩的。

    陈寅恪是真实的,同样也值得敬佩。

    两人之间的区别,是文人在国难当头时不同的选择。

    ……

    PS:有很多读者对前面的情节不满,还说老王靠卖rou为噱头。话说,周赫煊和于珮琛那事儿,能卖得出rou来吗?老王这几天都在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资料,《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和马吉的纪录片都看完了,再加上那些照片,说实话,精神状态很不好。

    在码字的时候,老王不自觉代入主角。周赫煊整理的是第一手资料,更全面更直接更鲜血淋漓,他如果不受影响就是超人了。要发泄,一是看喜剧放松心情,另一种方式就是“性”,作者本人觉得是合理的。

    当然,收了于珮琛也算完成一个剧情,因为真不知该怎么处理。历史上于珮琛的结局,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下,但请不要在评论区和章节说里讨论,一切为了防止和谐。王梓钧的民国之文豪崛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