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49【牛津讲座】 (第2/4页)
很高兴,汉学科课堂上的学生,终于突破了个位数。” “哈哈哈……”台下一阵轻笑。 修中诚继续道:“中国文化是神秘的,中文是伟大的,只要你沉浸下去研究就能发现。我希望将来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汉学,让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好了,我就不再废话了,让我们把讲台交给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查尔斯·周!” 一阵掌声当中,周赫煊来到讲台上,他说:“非常高兴,能够接受牛津大学的聘请。就学问而言,我连牛津大学的新生都不如,因为我不懂拉丁文,考牛津大学是肯定考不上的。” 前来听讲座的教授和学生又爆发出笑声,因为周赫煊说了一个让他们发笑的梗。此时想要考取牛津大学,就必须懂拉丁文,比如钱钟书就百分之百懂拉丁文,否则他不可能被牛津大学录取。 许多牛津学生对此深恶痛绝,特别是那些理工科专业的,他们不止一次提出要取消拉丁文考试。周赫煊刚才说的那句玩笑话,被师生们当成了吐槽,就像吐槽中国的汉语言专业必须学英语一样。 周赫煊东拉西扯的开了几个玩笑,终于说到正题: “许多西方人无法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也无法理解中国人的道德与审美。想要弄懂这个话题,就必须从根源上去寻找原因。西方文化道德观念的源头在哪里?在古希腊哲学和《圣经》。而中国文化道德观念的源头在哪里呢?在《易经》。” “远在几千年钱的夏王朝,中国就出现最早的《易经》,叫做《连山》,后来商王朝又有了《归藏》。但这两部《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