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675【被歧视的美国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75【被歧视的美国佬】 (第1/4页)

    瑞典文学院,会议室内烟雾迷蒙。

    经过三个月的“决选者”调查,文学院在9月中旬正式开始复会。

    会议进行了整整两个小时,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诺贝尔文学奖主席霍尔斯陶穆,站起来发言道:“我代表瑞典文学院正式宣布,今年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决选名单者有五名,他们分别是……对于以上五名文学家,瑞典文学院并无异议。那么,现在开始第一轮投票表决!”

    瑞典文学院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机构,具有评奖的最后决定权。如果该机构对评委会推荐的决选者名单有异议,那么可以直接否决,并且不接受任何上诉。

    决选者名单只有获得了瑞典文学院的认可,才能进行投票评选。

    作家、评论家兼诗人约翰·贝里曼,在自己的选票上写下“尤金·奥尼尔”的名字。

    作家兼诗人福格尔·克维斯特,同样在选票上写下“尤金·奥尼尔”的名字。

    政治家、作家兼律师克努特·哈马舍尔德,也在选票上写下“尤金·奥尼尔”的名字。

    文学史家兼作家约翰·舍克,还是在选票上写下“尤金·奥尼尔”的名字。

    十多分钟后,诺贝尔文学奖主席霍尔斯陶穆亲自唱票:“尤金·奥尼尔1票,尤金·奥尼尔2票,尤金·奥尼尔3票……”

    该死!

    霍尔斯陶穆的脸色极为阴沉,心里早已怒火中烧——除了尤金·奥尼尔,还是尤金·奥尼尔,那该死的美国佬凭什么获奖!

    决选第一轮投票的结果是:尤金·奥尼尔11票,周赫煊4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