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所判可公允? (第5/8页)
纵容了。往日也偶有人上书言及此事,朕也本以为是小事,但今日终让朕知道了,此确非小事。 太祖有言,天下皆可论,唯士子、生员不可论,国子监前的敕造卧碑还在那儿呢,朕竟然已疏忽了祖训。朕当自罪!” “陛下,臣等有罪,还请陛下……” “算了,诸位臣工!” 朱佑樘再次摆摆手,缓声道:“此事无需再谏,朕意已决。朕非圣君,但亦知错能改。” 刘健赶忙再奏,颤声道:“陛下,不可啊,若是如此,恐社稷动荡!” “动荡?” 朱佑樘的脸再次冷了下来,沉声道:“动荡为何?只因朕要遵祖训,便是动荡?只因朕不愿因你等之言而违背祖训,即会动荡?那我大明江山,是否该亡了?刘先生,你教教朕,是否如此?” “臣……” 刘健不知如何回话,他的决断此时全没了用场,谢迁赶忙接了话,道:“陛下,首辅非是此意,只因百余士子虽无足轻重,但牵连太多,且,如此一来,整个天下士林必是哗然,恐……” 朱佑樘此时的意志极为坚定,他甚至可以想到,谢迁和刘健说的可能,却有可能。但越是这样,他越是醒悟了。他越发感觉张鹤龄给他的密奏上说的是对的。 大明此时尚且底蕴深厚,此时士林、民间再多的哗然也不至伤了筋骨。但若长此下去,这所谓声音只会越来越大,介时,还如何能治,若是有心人加以引导,那才是弥天大祸。朝廷还如何做事?难道每做一事,先要抚平他们的声音。 朱佑樘已是有了决定,但他未曾立刻下旨,反而先问张申道:“顺天府,昨日寿宁伯令锦衣卫责打士子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