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3章 东家墙倒了你怪西家 (第3/4页)
可超过一分,这便是说,借了一万贯,利息最多也只有一千贯,若是超过这个数额,此地官员轻则剥夺官帽官职,重则有牢狱之灾,而民间借贷,多是两分,三分,更有可恶者,能定五分!你是想说,他们去借民间的,就不会家破人亡了?” “曾经有一案例,青州一小县城内,男子因为腿摔折了,借了一笔钱,两明明定的利息是两分,三月以后还,但等他拿钱去还时,放贷之人却告诉他钱不够,要带走他的妻子抵债,他们因为这事儿闹到了官府里,官府尽是盼着那放贷之人胜诉,你可知为何?” 傅庭没听过这个案例,便冷冷地盯着顾玉竹,想看她能说出个什么花来。 有的人耐不住性子,伸长了脖子问:“姑娘,这是为何?” 双眼里写满了求知欲。 顾玉竹轻轻一笑:“说来可悲,那借贷之人和放贷之人乃是同乡,因此放贷之人知道,同乡并不认得字,又信任自己,就将那上面的贰刻意写成了柒。” 这并非一个故事,而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案例。 宋成业大概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因此再决定帮助余伯庸的时候,就开始收集这些东西,顾玉竹也随着看了不少的“故事”。 在她所处的年代,高利贷都没灭绝,这年头只会更嚣张。 “傅公子,您高高在上,大概不知道,我朝每一年有多少人因为高利贷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余太傅一心为民,可是却没有看清人心,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