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章:论功行赏 (第5/12页)
人,一年到头,是吃不上几顿白米白面的,后世人可能吃细粮吃习惯了,却追求所谓的粗粮。 而在这个时代,细粮本身就是奢侈品,人们对于大富大贵的想象,大抵也就是能每天吃上细粮了。 张安世道:“若是以后,日日都吃这个呢?” “吃这个?”这汉子眼眸一张,眼中闪过期盼,道:“世上还有这样的好事,若是日日都有人给我吃,那便是救苦救难的菩萨。” 另一个也小鸡啄米似的点头,深以为然。 张安世笑了笑道:“不错,不错,好啦,你们可以走啦。” 这二人如蒙大赦,慌忙走了。 朱棣此时才站了起来,道:“这粮……以后都能种植一千三百斤?” 张安世道:“臣……不,邓公公现在在育种呢,今岁种下的粮种良莠不齐,若是来年,争取产量还能增加一些,经过几次选种,邓公公那边,努力能够做到有亩产两千斤。” 两千斤…… 若说此前,张安世说这样的话,大家可能以为这家伙在吹牛。 可若是现在……他说出来,大家却是信服的。 朱棣忍不住喃喃道:“亩产两千斤,还是旱地,便是七倍于寻常的旱地……好……很好……好的很……” 说着,他显得若有所思,口里下意识地道着:“这样的话,数十年之内,再没有粮荒了,朕……朕……” 他踱步着,背着手,陷入了苦思冥想。 在古代,所谓的盛世,就是人口,人口越多,就证明王朝有多鼎盛。 可实际上,这种人口的增长,到了极限,往往就意味着王朝衰弱的开始。 因为土地的承载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随着土地的兼并,更会催化这个过程。 可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