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_第二百四十四章:请君入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章:请君入瓮 (第5/12页)

,杂质太多,明明我征了一千两银子,可结果呢,一熔炼,就成了八百两。

    当然,八百两算是良心的,因为根据一些地方志的记载,熔炼金银所产生的火耗,一般州县的火耗,每两达二三钱,甚至四五钱。偏僻的州县赋税少,火耗数倍于正赋。

    现在大明当然是以粮税为主,可是金银的税赋也有不少。

    而且张安世认为,将来商税必然要开始统一的征收,若是照这些人这样的玩,表面上,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将税赋定的极低,可实际上,天下军民百姓的税赋却是十分沉重。

    借着这货币不统一的方式,直接导致原本征收十两银子,却让百姓不得不承担十五至二十两银子的赋税,而朝廷按理该收到十两银子吧,也不对,最后入库的,可能只剩下六七两,甚至三四两。

    你问他,他就说他爱护百姓,不忍因为百姓的金银不纯,而苛责百姓。

    这等于是两头都吃,吃完上家再吃下家,怎么都有理。

    朱棣眯着眼,此时心里已了然了。

    若是货币统一,而且所有的货币,都采用这样的制式,如此一来,就是该多少是多少了。

    显然就这一点,就足够朱棣心动了,便道:“嗯……此策,朕看很好,可以试行。”

    可百官听到了损耗二字,心里就猛然咯噔一下。

    当初许多人没有反应过来。

    可如今,算是回过味来了。

    火耗。

    这火耗,还有粮税的损耗,几乎是地方官最大的财源,而且是合理合法的。

    后世有一句话,叫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绝对不算夸张。

    因为你若当真是清官,单单靠这个,在一个较为富庶的州县,拿十万两银子,还真大有可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