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大喜 (第5/12页)
损耗的名义,欺上瞒下的结果。” “可是火耗和损耗是古已有之的事啊!”赵阚语重心长地道。 朱棣皱眉:“古已有之?你说的古,是元朝的时候就有吧。” “正是。” 朱棣皱了皱眉头道:“可元朝因此而亡,大明还延续他这古已有之的成法,卿家莫非是说,我大明也和元朝一样,只有百年国祚?” “这……”赵阚道:“陛下……元朝之亡,在于暴政,是元廷不体恤民力,好大喜功的结果,而非……” 朱棣的眉头皱的更深了,口里道:“好了,好了,够了。” 赵阚见朱棣露出不悦之色,心里感慨,却也不得不噤声。 只是心里不禁在想,天子不能从善如流,这国家出现这样的灾祸,也只是迟早的事,所谓天灾人祸,天灾在前,人祸在后啊。 不过这些话,他不敢说,毕竟现在的永乐皇帝,是个狠人,他真敢杀人的。 朱棣露出愁苦之状,心里郁郁不平。 税没收多少,赈济的地方却多,国库不足,还要应对天下的许多事,偏偏人人都教他仁慈、仁慈,可问题在于,仁慈也不能变出粮来。 这治天下,何其难也。 正在此时,有宦官匆匆进来道:“禀陛下……杨公、胡公、夏公求见。” 朱棣的心情正不好着呢,他皱眉道:“朕不是听说他们讨粮去了吗?” 讨粮二字,说的很难听。….堂堂大臣,这不是行乞吗? 当然,最让朱棣不喜的是,这讨的商行高价订购的粮,说来说去,亏的还是朕啊。 虽说这个时候,商行出一点粮来赈济,也无可厚非,可终究还是不舒服。 当初的时候,是说国库归国库,内帑是内帑。 内帑但凡有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