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章:重赏 (第6/14页)
落魄,他对张安世,很是不喜的样子。” 胡广和解缙都是吉水县的同乡,同僚加同乡,再加上又是同榜出身的进士,关系自然比别人亲厚的多。 杨荣则是福建人,说实话,大家说话的时候都不方便,这个时代的人难免都带有口音,跟一群江西卷王们在一起,杨荣颇有压力。 不过杨荣倒不是那种过于谨慎的人,他笑着道:“解公的心太大了,他所求的,非你我可及。” 胡广只抿着嘴,再没说话。 他眉头紧锁,长叹了口气,依旧忧心忡忡的样子。 ………… 朱棣并不急着摆驾回宫,他对张安世的所谓渠道很有兴趣。 此时,他对张安世道:“你还有什么书可以卖?” 张安世头头是道地道:“这八股笔谈,一年至多出一版,这一版固然能收获暴利,可臣却以为……单靠贩售这个可不成,要可持续地挣银子,就首先做到不去竭泽而渔。” 朱棣颔首:“你直接告诉朕,打算贩卖什么吧。” 张安世道:“借着八股笔谈,有了渠道,接下来该做的事,是借用这个渠道,那些代理,必然靠着八股笔谈而生意蒸蒸日上,他们的书铺会开到省府、州府甚至是县里,那么陛下何不如……印刷一点什么东西呢?比如……像……邸报?” 邸报? 朱棣大吃一惊。 所谓的邸报,最早出现在汉朝,到了大明自然也一直都在沿用。 因为朝廷有各种各样的政令,还有一些宫中意图颁发的旨意,不可能天天派宦官出去传达,可各个州县,却总需要有人了解京城动向的,于是邸报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