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陛下大喜 (第5/13页)
对良善的富户灭门破家。 他耐着性子,一件件地细细翻阅。 还有搜索锦衣卫上下人等的罪证,秘而不宣,借以要挟锦衣卫和大臣的隐私。 朱棣越看,眼里越是冒火。 这里头哪一条,罪过都不小。 朱棣脑海里的纪纲,已经完全是另一副样子了。 从前的时候,纪纲对他可谓是俯首帖耳,卑微得像一条蛆虫。 纪纲表现得那样的卑微,以至于连朱棣都认为,这个人虽有野心,但是这种野心,远远小于对他的恐惧。 所以他认为,这个人,绝不敢在他眼皮子底下胡来。 可终究,朱棣还是大意了,他过于高估了自己,这纪纲,何止是胡来? 甚至…… 看到一份关于假传圣旨,得官盐数百万斤的供状时,朱棣人都麻了。 盐铁专卖。 大明的税赋,除了粮税之外,最大的来源就是盐税,因此,所有的盐商,都需要盐引,否则就以贩卖私盐论处。 这每一斤盐,就是银子。 可是……纪纲随随便便地拿一张锦衣卫的驾贴,就可伪造这是朱棣的口谕。 往盐场搬盐,数百万斤啊,数百万斤是什么概念? 这都是钱,是真金白银啊! 更可怕的是,其实还不只是如此。 可怕之处就在于,如此堂而皇之,这里头要经过许多的程序。 譬如办事的锦衣卫中层官员,譬如负责押运的官校,譬如分销的商户,又如盐场的人员,还有……户部……这么多盐,盐场一定要上报户部。 至于地方上的官吏也要协助,盐运使……还有布政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