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九十二章 可以动手了! (第6/7页)
问道:「拿什么攻计翟銮?」 严嵩回答说:「去年乡试和今年会试,翟銮两个儿子接连考中,其中有舞弊之事!」 赵文华有点疑惑的说:「义父可有真凭实据?如果没有实证,成了捕风捉影,只怕最后还是没用。」 大明科举虽然在制度上是公平的,但永远少不了潜规则。抓住证据的那叫舞弊,抓不住证据的就是潜规则了。 只要没有实证,又不是特别过分到一口气录取几十个老乡这种情况,舆情上也就认了。 比如张潮张老师和秦德威之间,大家都知道肯定有点猫腻,但抓不住任何实证,也就只能承认了,连半点非议都没有。 所以如果想拿科举舞弊来攻计首辅,除非有实证,否则是不可能成功的。 严阁老就透露了一点信息说:「去年顺天府乡试的同考官,是我安排他向翟銮示好,并帮忙荐卷的!他们会成为证人的!」 赵文华惊了,义父藏得真够深,原来从去年就开始布局了,居然主动安排翟銮两个儿子中举! 去年当乡试同考官向刚当上首辅的翟銮示好时,只怕翟銮以为这是首辅的福利。 别人主动来巴结首辅,录取首辅的儿子,这不是很正常的现象么? 而且翟銮也想象不到,帮忙舞弊的人会舍弃自己前途,去充当「污点证人」。 所以翟銮肯定完全没有提防,那么多权臣在科举上搞潜规则都没出事,他翟銮又怎么可能出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希望就很大了。」赵文华说,而且总觉得义父说不定还藏了一手,既然乡试有问题,那后面的会试呢? 严阁老又嘱咐说:「记住先放风出去,但不要提及科举舞弊的事情。」 放出风声的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