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7_华娱1997 第86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华娱1997 第869节 (第1/6页)

    其转战电影领域后,除了一个《中国合伙人》表现不错之外,基本上全靠光线的《四大名捕》系列死撑。

    而《四大名捕》系列平均票房在1.5~2亿左右,成绩虽然不错,但并不突出。

    也就是这帮内地男星基本上都被港台大腕压着,大哥不输二哥,所以邓朝地位还算稳固。

    原时空邓朝的彻底崛起要依托于《奔跑吧》积累了大量的人气,于是离开华谊,自立门户,而且发展的还不错,一定时间内成为内娱男星的代表。

    现在没了《奔跑吧》,邓朝的底气就弱了很多。

    但他仍然选择从华谊离开,除了独立的野心,也因为华谊内斗太凶以及资源越来越少的缘故。

    当然,邓超也不傻,离开华谊的他迅速找到了新的靠山——

    光线和国兰

    前者在拍《四大名捕》时就勾搭在了一起,甚至邓朝独立,后面估计没少有光线老王的鼓动。

    这些年光线一直想在电影制作方面分一杯羹,但班底和人才被各家分的差不多了,少有的黑马,也都被曹轩提前捡漏。

    所以光线折腾了这几年,始终没混出什么大的名堂。

    邓朝在繁星艺人综合评估未必可以进前十,但到底也是一线,在光线眼里还是很有排面的,更别说他还拉来了知名编剧俞白眉。

    至于国兰就更简单了。

    光线虽然不差,但在业内也谈不上巨头,如果有可能,邓朝更想和繁星搞好关系,他可是一直想抱曹老板大腿。

    要不是造化弄人,他早几年前就已经投到曹轩账下了。

    国兰和繁星虽然是两家公司,并不统属,甚至没有太多明面的合作联系,但圈内谁不知道国兰是曹轩的“黑手套”。

    要单单是繁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