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6节 (第1/7页)
威尔逊说:“随着美国强大,我开始考虑世界的格局,博弈论是最好的武器之一。比如与英国未来的关系,以及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你知道的,欧洲的情况对我们的贸易至关重要。” 李谕说:“欧洲各国的关系可是一团乱麻。” “的确如此,”威尔逊说,“我如今格外关注以往多有轻视的俄国,记得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七十年前作过一则预言:未来将有两个国家各自主宰世界一半的命运,就是美国和俄国。” 李谕心中一惊,这个叫托克维尔的说得竟然还挺准,起码苏联时期这样,1830年代就能做出如此判断很不简单。 威尔逊继续说:“与其同时代的普鲁士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又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我看来,政治又是经济的体现。所以国力的强弱直接取决于经济的强弱,继续延伸,经济的强弱又是工业实力所决定。而如今的工业时代,已经不是当年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情况。” 能当上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眼界还是很强的。而且颇有学院派作风,说话一丝不苟。 美国就是靠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迎头追上。 第一次工业革命,搭建一套蒸汽动力的工业体系,需要几十万种基本零件。要求工业国拥有上百万的工业人口。 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内燃机与电力出现,基本零件的数量膨胀了一个数量级,达到了数百万种。 从这一刻起,工业化就成了大国游戏。需要千万级的工业人口,否则连门槛都够不到。 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庞大的人口,都是关键。 在二十世纪初,同时满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