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721节 (第1/6页)
杨国忠拜相以后便在笼络哥舒翰,如今彼此关系还算不错。倘若哥舒翰调任范阳,陇右出了阙,元载因王忠嗣的关系举荐了李光弼为节度留后。 然而,李隆基直接皱了眉,凝视着杨国忠,是在怀疑这位宰相的能力。 近年来,青海大战频发,与吐蕃之间局势激烈,同时西域也是纷扰不断,这种时候根本就不可能调动哥舒翰。 杨国忠在这种军国大事上确实没见识,感受到圣人的不满,心虚不已,假装自己是抛砖引玉,连忙接了一句。 “臣的第二个人选,是鲜于仲通。” “呵。”李隆基不屑地嗤了一声,“你当河北形势可与川蜀相提并论。” 河北地处边境、胡汉相杂、民心不定,治理难度远非川蜀可比,鲜于仲通任剑南节度使尚且吃力,与安禄山更是没得比。 杨国忠不敢辩驳,也没有了更好的人选,一时踌躇无言。 李隆基见他无言以对,岔开话题,先问了一句别的,道:“你前日批的折子,朕看了,让安思顺留任了?” “回圣人,是。”杨国忠道:“安思顺久在边军,功勋卓著……” 李隆基不听他说这些理由,抬了抬手。 “安思顺任河西才多久?你要他卸任尚且做不到,可知胡儿为朕镇河北多久了?” 杨国忠一滞,垂下头,应道:“臣惭愧。” 他一直喊着要对付安禄山,却在今日才意识到,此事不是把安禄山一人裁撤了就好,其人在河北经营多年,根深蒂固。 就像是一棵根茎巨大的萝卜,若不往下挖,光顾着拔,那是谁都拔不出来的。 “胡儿不是谁都能代替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