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_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营威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营威武 (第1/5页)

    “什么,要我们进攻?”

    号“丹阳贼”的郎廷佐犯了难,不是他不想奉命行事,实是他手下虽只有四百来号人,却都是从江北带来的精锐,不仅人人披甲,更配有一百杆扬州军械局制造的燧发火铳。

    燧发火铳是扬州军械局根据监国指示,耗时一年多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方才试验成功的新火铳。

    这种火铳改变了从前火铳靠火绳引火的方式,改以“点火石”击发,不但射速较从前的火铳快了几倍,所使用的颗粒定装火药也极大提高了填充速度,威力更是惊人。

    不过这种火铳刚刚造出,尚未经实战证明是否可行,所以在请示行营后,扬州军械局将造好的一百杆火铳交由第六军试训,结果却被第六军提督程霖交给了待赎汉将郎廷佐指挥的渡江小分队使用。

    结果郎部渡江之后,靠着比火绳铳先进得多的燧发铳屡败明军,更是参加了在方山大破明应天巡抚王永祚之战。几场仗打下来,已然证明燧发火铳的实用性和威力,结果报到江北,扬州军械局这才放心,将燧发铳制图及相应工艺报送北京军械总局,并组织人力物力开始批量制造。

    任军械局提督的蔡士英深知监国对火器研发的重视,同军械局的专家宋应星等仔细察看过新式火铳后,立即报请行营将此铳列为永昌四年军械局武器生产第一批,请户政府多拨预算,以便大量制造。

    行营回谕,准。

    有厉害的武器,加之郎廷佐麾下这四百多“贼兵”是由第六军从所辖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