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进京师 (第1/4页)
顾君恩将当年被自己极力反对的杨永裕方案拿出“报效”新主,倒不是这位吏政府侍郎敷衍新主,而是事实发展到今天,证明杨永裕的方案是对的。 可同样,顾君恩还是犯了定国策短板不足,或者说看的不够远的毛病。 李自成若死,淮军必然就是清军重点打击的下一个目标。 陆四如果采纳顾君恩的方案挥师南下,腾出手来的多尔衮肯定会集结阿济格、多铎两部主力全力攻打淮军,根本不可能让淮军拿下江南。 到时就是淮军打明军,清军打淮军,南北同时受敌,就算有李过、高一功的十万兵马可用,又能如何? 并且这个方案会将多尔衮的“联明平贼”的策略直接坐实,哪怕潞王是陆四扶立的天子,也无法阻止江南因为“淮贼”来攻而形成的联清抗贼舆论声势。 这声势一旦起来,陆四先前的种种筹划同准备就都付诸东流了。 所以,时隔两年,杨永裕的方案已经就跟不上局面发展。 两年前,李自成若取江南,可观北明与满洲继续僵耗,全力经营。如今,淮军一旦过江,北中国就尽是满洲的。 钱粮是乏困,但满洲有朝鲜和蒙古诸部可以“勒索”,一旦战事稍安,满洲高层又岂能不想方设法恢复民生。只要他们能够撑上一两年,到时与淮军的差距同样巨大。 结合历史上南明不断的拥立新君,陆四敢肯定他就算拿下江南和南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湖北甚至云贵川都会冒出新的明朝皇帝来。 在满清愿意同明朝联手的前提下,淮军怎么能在两方夹攻中撑下来。 此策不可取。 “陆某纵有自立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