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重复 (第2/2页)
大人过一天孩子过一天。 孩子长大了能干啥就干啥。 “我最近接触了一个山里的孩子,那孩子今年十四岁,读书读得晚,明年才初三,但是,他的人生似乎已经被他爹安排好了。” 家长在矿里挖煤。 “孩子的爷爷就是在矿里挖煤的,到老了留下了一身的病。” 因为大量吸入了游离的二氧化硅粉尘得了矽肺,还有肺气肿,走一步路都会累得直喘气。 现在,孩子的爸爸也在挖煤。 挖煤是他们的主业,种庄稼是副业。 因为挖煤收入高,让他们不愿意放弃。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甚至,连十四岁的孩子都被他爸爸惦记上了。 “说初中毕业后就十五岁了,再在家养上一年就十六岁就可以下矿井了。” “这样就意味着这孩子以后也会重复他爷爷、父亲的老路。” “谁说不是呢。” 杨智的心情很沉重。 看得多,想得远,偏偏,自己还不能改变。 “我那天和那爷爷父亲聊天,他们觉得很正常:山里的人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不都是过吗?” 至于说读书考大学什么的,孩子的爷爷和父亲居然都没想过。 “他读书不得行,怎么考得上,再说了,我们家祖坟都没有埋正。” 乡下人信奉一个真理:要出人才一定是祖坟要埋了好风水。 “那个孩子其实人挺聪明的,可惜就是没有好好引导,我也和他聊了聊,孩子很迷茫,” 因为父辈们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他的人生参照物就是父辈的身影。 长到十四岁的孩子,连县城都没有去一次。 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 吃得最好的就是下馆子吃一碗牛rou面。 “我带他去了一趟县城,让他看了县城中,又给他讲了很多外面的世界,真正意义上的下了馆子,住了一宿的宾馆。” 孩子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憾。 最震惊的是他结账时那孩子脸上的惊恐:他们两个人吃了一百八十块钱;两个人住的标间,一晚上就花掉了一百二十元。 杨智还带着孩子去服装店买了一套衣服一双鞋。 前前后后花的钱相当于他父亲挖某一个月的收入了。 孩子很惊慌,不过看着换上新运动服和新鞋的镜子中的自己,很腼腆的笑了。 “经过我两天的陪同,让这个孩子改变了不少的想法。” 别的不知道,那孩子满脑子的是读书考大学要进城坐办公室挣高工资。 自己父亲挖煤的那点收入真正不值得一提,而且很辛苦也很危险。 “我问过老人,挖煤这些年他可曾遇上过危险,老人说他有两次差点都出不来,孩子的父亲也遇上了一次渗水事故,幸好命大出来了。” “饶是如此,他们依然没想过离开煤矿,依然没想过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样的话题很沉重。 “我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孩子都在重复着父辈的老路,这是一件很痛心的事儿。” 在城里打工的人家的孩子,卖菜的长大后也卖起了菜,摆摊的摆起了摊……能靠读书改变命运的,极少数。云紫飞的重生八五当家做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