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1节 (第1/4页)
都是他的成绩。 再说了,就算他考上三甲,未必不能做出一番成就出来。 纪元心里豁然开朗,不再思考后面的事。 再者退一万步说。 今年会试人才济济,说不定他认真考了,也还是落榜。 到时候老老实实去国子监读书,也不枉费这次认真努力。 “我们吃饭吧,吃过饭就回去读书,距离会试,也就剩四十五天了。” 四十五天,一个半月。 谁听了不觉得心慌。 考上了,就是进士,就能做官。 考不上,甚至还要“发配”到副榜,送到县学当夫子。 一天一地,云泥之别。 做了举人之后,就有车马仆从环绕。 要是做了进士,其荣耀不必多言。 他们吃饭速度快了些,旁边饭馆的学生们也一样。 就剩一个月半月。 这一个半月里,其他事情跟他们都没有关系。 除了读书就是读书。 早上寅时起床,先读文章,再看近几年的时文,多的上千篇,少的上百篇。 分析其他考生怎么写的,再看名家如何说的。 武营他们甚至弄来一份今年科举主考官的名单。 因是在京城考,所以没有监临官,直接从主考官开始算。 这并非作弊,而是备考学子们都会准备的。 今年的主考官人选,大概有两人。 一个是文渊阁大学士,兼任户部尚书,如今正三品的大员楚大学士。 另一个是文渊阁首辅,兼太子太傅,并兼吏部尚书,从二品的李首辅。 这两位都是翰林官,单看品级,就知道其位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