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春云暖 第352节 (第2/5页)
他们的功德。” 石碑正面刻的是此次开挖河渠的时间和工程概况,以及捐钱捐物的事迹,背面则是这些人的姓名。 上头没有郑无疾的名字,写的是徐春君。 淮阳王的名字也在其上,后头的钱款写的是三千两。 郑无疾生日的时候,淮阳王府的管家送去了三千两银票。 “本官提议,咱们向这些仁厚之士行礼致谢,若无他们的慷慨解囊,又何能如此顺利完工?”郑无疾道。 此话一出,百姓立刻山呼响应。 郑无疾带头鞠躬行礼,他身后站着的几万百姓也一同行礼。 此情此景,十分壮观。 被感谢的众人也忙还礼不迭,这件事虽是郑无疾瞒着他们做的,可对他们也很有好处,因此这些人对郑无疾丝毫没有意见。 他们本意只是为了给郑无疾人情,如今郑无疾把他们的钱用在了这地方。 可以说既领了人情,又露了脸,两全其美。 “这第二块和第三块石碑上刻的都是参与此次工程的人。”郑无疾指着另外两块石碑说,“这河渠是举全州之力开凿挖通的,也将惠及全州百姓。 无论灌溉行船,吃水洗衣,皆自取用,官府不收取一文。 然每年修护,也须上下协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我已在石碑上写明,此河渠惠及百姓,利在百年。须尽心维护,不可荒废。 若有淤堵损毁或需加固,视所在河段,由当地乡绅商贾募集饭食,百姓青壮劳力出工。 为的是确保河渠畅通,长久得利。” 郑无疾知道这河渠挖通以后,若他在任上可确保无事。 如果他离开之后,再来的官员究竟为官怎样不得而知,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