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_第一百七十章、天国府兵斗大清绿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章、天国府兵斗大清绿旗 (第1/6页)

    幽燕之地。

    雄伟的北都城墙矗立在燕山脚下。

    这里是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汇点,这里是元明清三朝的核心之地。

    农耕和游牧的板块在此处交汇。

    诚恳的说。

    清廷在处理游牧民族的问题上的手腕是要比前明更高的。

    在前明,这里是国界线。

    而在清朝,这里是满蒙贵族一起愉快的剥削汉地的前沿。

    以汉地之财,养满蒙八旗、草原王公。

    草原上层通过共享财富来收买。

    对付下层则是广建黄庙,信仰了黄教的蒙古人自然也就很难恢复当年成吉思汗的勇士那般的勇武。

    另外清廷还强迫蒙古壮丁出家当喇嘛,出家了自然就不能和蒙古姑娘牵手,不牵手就生不出娃。

    生娃少了。

    蒙古的总人口就少了。

    总人口少了,一方面上面的蒙古王公们不用担心人多了资源不够分,牧民们活不下去了也和汉地的农民一样造反,万一弄出个铁木真来谁受得了啊。

    另外一方面草原部族的整体实力也下降了。

    也就很难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了。

    可以说。

    清朝对于蒙古、汉地的统治,几乎是在吸取了历朝历代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的集大成者。

    历史课本上说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巅峰”可不是无的放矢的。

    不过现在。

    这个历代封建君主制帝国的集大成者面临的敌人,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农民起义军,而是一個半工业化的帝国。

    紫禁城内。

    大清朝的乾隆爷以八十一岁的高龄依旧坚持工作,坚持不退休,势要站好大清朝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