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0章 陈寔 (第2/4页)
,便言道:"校尉非得将此事弄得人尽皆知,又要让洛阳名士皆至?" "是!" "可能善后否?" "能!" "既然如此,校尉不若亲自去延请一二名士,其他人得知消息,必然从之。" 曹昂听了,心中一动。 不得不说,荀彧出了一个好主意。 世人爱跟风,大佬说屁是香的都有人相信。若是有大佬带头,其他人自会纷纷效仿。不求能让所有人到场,洛阳名士能来三分之一,也算蓬荜生辉了。 “那文若以为,请谁来带头为好!” "今洛阳之士,海内知名者,除了卢公,无如颍川陈太丘也,而经学一途,郑公未至,当以服公(服虔)为先。” 陈寔、服虔,当世名流圈里少有的几个大佬了,的确是有巨大的号召力。至于曹昂的老师卢植,则要算了。卢植虽然名大,可他与曹昂的关系,并不能让人信服,反而多生枝节。 “文若之言,一字千金啊!" 曹昂确定了要找这二人站台,顾不得休养,便直奔山(应该是邙山山脉中的一个山头)。 陈寔此时在山隐居,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与他同一时期的颍川四长其余三人,俱已去世,只独他一人,清高有德,闻名于世。 其实说陈寔有什么功绩,怕是也很难讲得清。至于作品,则更没有了。不过人活的长本身也是一种功绩,甚至是种大功绩,同时代的人都死了,活着的那些,自然便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陈寔隐居处,曹昂来过几次。他与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