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第二百三十四章 漠河金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四章 漠河金矿 (第1/4页)

    除了这些协议说好的无偿援助,一直都为国内工业化缺乏资金而犯愁(其实这时的苏联已经很有钱,但斯大林的目标是将苏联建设成为世界第一的工业强国,所以钱再多也不够。)的斯大林还默许远东苏军向抗联出售武器弹药乃至根据地兵工厂必需的部分化工原料,以换取抗联缴获来或者根据地生产的黄金(北满金矿很多,除了直接占领现成的金矿,高原进东北时还带来了一些地质勘探与冶金方面的技术人员。),白银和包括日元在内的部分外汇也收,虽然苏联方面开价不低,但是依靠酒桌攻势换来的折扣,勉强还过得去......

    有了这些物质基础,抗联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而历史上最多时有上百万兵力的关东军却因为关内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求援而一直处于失血状态,实力根本比不上现在的华北方面军、甚至与华中方面军之间都存在着一定差距,以其目前有限的实力,光是维持与远东苏军之间的实力平衡就已经非常勉强了,能够抽出来用于对付抗联的机动兵力就更是捉衿见肘。

    而且在高原这样一位世界顶尖的游击战专家指挥下,抗联部队和根据地民兵游击队的游击战水平进步神速,加之东北地广人稀,抗联迂回空间很大,鬼子如果集中兵力清剿,效率必然大大降低,对于将大部队分散下去发展根据地的抗联来说,剿灭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抗联发展的速度。可要是鬼子将兵力分散,中队、甚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