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中祖_第四十三章阻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阻敌 (第3/4页)

皆乃兵力不足啊!不知淮南战事如何,若能早定,蜀军将自退也。”

    曹魏制定的战略是西守东攻,司马懿搭建黄河、潼关防线,河东以五万余名将士抵御蜀汉,潼关、弘农屯兵一万余人,合计六万五千人。而南部曹叡、满宠率十二万精锐之众,兵分三路南合孙权。

    因此司马懿必须对手上的兵力使用要小心谨慎,将士卒派遣到刀刃之上,若士卒安排错误,容易被诸葛亮、黄权二人抓住破绽,从而一击致命。

    帐中众人议论纷纷,各有猜测之言。

    半响后,郭淮抬头出列,正色说道:“启禀大将军,在下以为诸葛亮或遣将走采桑津,取北屈城(今山西吉县)。北屈城乃往来要道,上接太原,下抵河东。北屈城南下为前军,护卫诸葛亮大军渡河。”

    “又可东进攻皮氏城,占临汾等城,划汾水与我大魏为界。断我军与太原、上党联系。届时蜀军将可外联匈奴,西合黄权,上取太原,东进上党,将可全据三晋之地。”

    采桑津,清水注入大河之处,壶口瀑布下游。春秋之时,晋里克帅军,准备征讨戎狄,却被戎狄击败于采桑。至于北屈城,东汉之后多有废弃,前些年听取郭淮的建议有所修缮,但却未有重兵防备。

    而且北屈之地周围地势复杂,一旦汉军站住脚,魏军想要击败就困难了。而且他这个位置与诸葛亮大军所在的龙门渡,皆在汾水以北。

    诸葛亮趁势过河,两军汇合,就可以深入汾水流域,攻城略地,以司马懿手上的兵力,将难以抵挡诸葛亮的进攻。特别是大汉占据临汾,那么直接切断了河东与上党、太原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