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水利 (第4/4页)
石碑之上,朕要署字于其上,立于长安城外,以颂其德。” 东汉时期,重视石碑风行。东汉大将窦宪北击匈奴,勒石燕然,以为刻石记功。但在郡县之内,有功绩的郡守或是县长去世,受其蒙恩的人会出资为其树碑记功。如汉末李儒曾出资为敦煌人,郃阳令曹全立碑。 刘禅决定出资为颜斐立碑文,并非其为大汉做出了多少贡献,而是单纯为颜斐这个爱民如子的官吏而感到惋惜。没有他,饱经战乱的京兆尹岂能有今日。这样的官吏如果刘禅不去珍惜缅怀,岂不是有损自己的圣明。 上有所好,下必仿之,希望大汉官吏能像颜斐学习。 顿了顿,刘禅感叹说道:“我大汉能迁都于长安,皆赖颜卿恩德也。” 张绍闻言,拱手说道:“陛下,既然如此,不如让蒋尚书及朝中重臣也出资些许,并署名其上。” 刘禅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如此,此举过于造作了。朕属其上,若有百姓愿附,亦可从之,不必阻拦。” “诺!” “至于后继之人,蒋尚书可有人选?”刘禅问道。 “蒋尚书以为扶风太守庞林可任京兆尹。”张绍答道。 “庞林?” 刘禅沉吟许久,大汉如今不缺人,缺的是能做事的干吏,特别是新辟荆州后,人手更是着急。 至于庞林的话,从其近些年在关中任职来看,政绩不错,让他接任颜斐也不是不可。 “可,让庞林继任京兆尹。”刘禅说道:“令其多向颜斐学习,大汉迁都不远矣!” “诺!”周府的三国:汉中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