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核心战略 (第2/4页)
地、上郡、西河数郡,若无充沛粮草转运,恐难以为继。” 当初诸葛亮屯军汉中之时,便有修缮山河堰,引褒水灌溉农田千顷,让汉中更为富庶,粮草盈仓,数次北伐的粮草大部分有赖汉中提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中的治理是大汉北伐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故,今时诸葛亮所提出的计策,与屯军汉中之时,大同小异。不过治理关中的工程量可能会更大一些,毕竟其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更加多些。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关中在诸葛亮的未来规划中,不仅需要承担军事粮仓的作用,还有成为复辟朔方诸郡的后勤基地。 刘禅在车驾的摇晃间,接过公文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写满诸葛亮对修缮关中各条河渠的利弊分析,以及完工之后可灌溉多少田亩,估算出又能增产多少水田,各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刘禅放下公文,问道:“以相父之见,当先修何处河渠,以灌田亩。” 诸葛亮手指向舆图上的泾水,说道:“启禀陛下,关中当重水利,水利之重在于泾水。泾水若能修缮,郑白二渠能通,以填淤之水,灌泽卤之地,当有四万余顷(合汉九百六十万亩)。” 郑白渠,乃是郑国渠、白渠的合称,因此二渠皆是引泾水而出,又为一个灌溉体系,故称之。郑国渠乃战国时,韩人郑国花费十余年为秦国所修;而白渠乃汉武帝时,大臣白公根据郑国渠改造而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