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章趣事 (第5/5页)
在巴蜀地区水土适宜,气候温暖,水稻一年二熟便可夏、秋收获。不过的话,时间十分紧凑,百姓往往会在夏收水稻后,抢种水稻。 由于夏季需要完成收割、春耕,时间紧任务重,而在这个其间,大汉往往是不发动战事,也不发徭役,尽可能给巴蜀百姓时间。因此大汉历次北伐,都只在冬季时候发动。 那时候,百姓有时间去服徭役,士卒也可以安心离家,而不至于荒废农事。 而东吴的话,由于舰船受水流的影响,常常会在春末、盛夏动兵,即便有河流船只帮忙运输,但也会大幅度影响到夏收、夏种、秋收的情况。这也是为何,东吴的赋税是三国之中最高,百姓常常入山为寇的核心原因。 毕竟民以食为天,占用了老百姓耕种、收割的时间,老百姓自然没饭吃。没吃饭,自然要跑,或是不敢生孩子。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常常向手下叮嘱,不违农时,无失其时。 毕竟诸葛亮是人,他不是神,他无法凭空生出大量的粮食。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合理安排时间,调配人手,让巴蜀百姓尽可能收获大量的粮草,才可用于北伐大业之上。而就在合理安排时间,调配人手上,诸葛亮显示出来堪比萧何的执政才能。 “启禀陛下,据内府官吏所说,巴蜀、陇西夏收、麦已经正常收割,不敢抽调百姓服徭役,让其等可安心抢插水稻。”廖立答道。 刘禅点了点头,叮嘱说道:“此次东征,巴蜀之粮乃重中之重,不可有失。让太子驾车巡视巴蜀郡县,若有地方官吏劳役百姓者,以法罚之。” “诺!”周府的三国:汉中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