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中祖_第九十三章调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调理 (第2/5页)

相父为国之重,社稷之望,稍有疏忽,国柱倒也!”

    诸葛亮从207年出仕刘备,至今为刘氏效力三十一年。为刘备亲自搭建起蜀汉体系,完善政治制度。又在刘备驾崩永安之时,安抚人心,处理国事。后举兵北伐连克雍、凉二州,其威望,其功勋依然超出人臣之类。

    这也是为什么刘禅的观念与诸葛亮冲突之时,众臣会偏向于诸葛亮。那是因为蜀汉不仅是属于刘备,还要属于诸葛亮的一部分。

    因为早期的秦、汉国家,不仅属于刘氏一姓,还有属于各开国重臣。皇权集中及崇高的变迁,从君臣关系的改变便能得知,从坐而论道至跪地听令,能窥探一二。

    故刘禅虽是皇帝,天生拥有治国的权利,但不代表群臣会附和一个错误的观点。因此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众人自然会偏向诸葛亮的观念,毕竟人物崇拜无可避免。

    而当刘禅能言之有理,驳斥诸葛亮的观念,群臣自当会认同刘禅的观念。毕竟诸葛亮虽是权臣,但却是世间少有的忠臣,非利欲熏心之辈,当然不会破坏刘禅的威望,反而会在各种场合尊崇刘禅。

    因此如今诸葛亮的病倒,对蜀汉的影响不容小觑。

    诸葛亮拍了拍刘禅的手背,纠正其观念,说道:“陛下所言有差,显祖皇帝立国于巴蜀,兵败在夷陵,驾崩于永安。彼时国内人心惶惶,又逢国家疲弊,但仍未倾危。”

    “今臣不及显祖皇帝,臣之病也未是大疾,岂能言国柱倒也。臣望陛下当以安宁三军将士军心为上,一切如常即可。”

    “朕自当如此。”

    刘禅沉吟少许,关心说道:“今相父身有小疾,难以治军。故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