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曹魏战略(下) (第4/4页)
道:“若按诸卿如此谋划,或许可行此策。不知谁可替任满卿,以继任东南战事。” 蒋济举荐说道:“臣以为豫州刺史王凌可任征东将军,王凌文武双全,久晓吴事,却不为吴人所知。可让王凌升任征东将军,暗以满公为帅,策划此略。又调幽州突骑南下中原,以为配合。” 听着众人积极出谋划策,曹叡在舆图前踱步,深思其中风险,还是不敢轻易下决心。 司马懿迟疑半响,为了不辜负曹丕的托孤之恩,说道:“陛下,吴人以叛臣赵濯举事,方得江夏,孙权必会以此而心生骄纵。如今若又有人暗附孙权,其必以为我大魏失守关中,人心浮动。故此乃诱起入套之良时,不过错失。” “今若行满征东之策,施以小利于孙权,其将深入我境。如孙权夺我江夏之后,久攻襄阳不撤。彼时我军若能有备,必能小挫吴人。今若引至寿春,让铁骑绕行数百里,必能合围孙权,大败吴人。重新振作我大魏声望,以警示不臣之人。” 闻言,曹叡停下了脚步,对重振声望之言,颇有感触。 自己继位以来蜀敌难退,若非曹植已死,早就议论纷纷。加上失去了关中,人心浮动,若再没有胜利的战事,国内官吏肯定会唱衰曹魏。关中失守之时,就有许多关中士人归降蜀汉,如鲁芝、杜恕、杨伟等人。 如果下一次大魏再输,后果更不堪设想。如今必须有对吴蜀的胜利来给大魏带来希望,以合肥换取大败吴人之机,不是不可啊! 曹叡深呼吸,沉声吩咐道:“既然如此,以王凌为征东将军,满卿为太尉,暗谋此事。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诺!”众人应道。 (三爷安息,一路好走啊!)周府的三国:汉中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