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中祖_第十九章曹魏战略(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曹魏战略(下) (第2/4页)

作为消耗孙权北伐锐气之地。

    满宠的言语其实并不奇怪,由于寿春的经济、军事地位的上升,合肥作用的下降,到现在仅是作为寿春的抵御吴人进攻的桥头堡。

    合肥远离中原,大军救援需要在东西二线来回奔走,远不如寿春来得方便,而且寿春本地富裕,容易招募士兵,不像合肥周围空无人烟。

    历史上三国后期之时,吴魏的争夺便是集中在寿春这一地段。

    诸葛恪率领二十万大军北伐,这是东吴对曹魏发动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这次进攻并非为了占领合肥,而是要引诱魏军主力出战。但魏军并不急于救援,而将大军集结于寿春以逸待劳,等待吴军疲惫再出击。但诸葛恪刚愎自用,中了合肥守将的缓兵之计,加上病情的缘故,以至于连合肥都没攻不下便撤军。

    同时在诸葛恪死后,东吴军队为支援淮南三叛的叛军或撤回国内中途数次经过合肥,有多次机会可以占领合肥,却从未在合肥驻军。

    公元263年、268年,丁奉组织的两次北伐也无视合肥的存在,吴魏两国争夺的焦点由合肥转变为寿春,富裕的寿春变成了东吴虎视眈眈的肥rou。

    从曹cao时期的张辽、李典、乐进三位大将配合万人精锐甲士的镇守,再到后期曹魏派遣三千士卒防守合肥,甚至不在意合肥得失。甚至再过数年,全琮上任大都督时期,深入芍陂与魏将王凌作战。这些一系列的故事都已说明了合肥城的作用在急剧下降,远没有早期的那么重要。

    是故作为镇守东南近二十年的最高军事长官满宠,对此可谓是心知肚明,此次他就是想借助合肥之地,吸引吴人大军北上,剪除南部的祸害,让大魏可以专心对付西蜀。

    听着满宠对合肥的阐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