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中祖_第二百七十五章《凉陇民政》后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五章《凉陇民政》后续 (第4/4页)

其有利百倍’。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对凉陇地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至于利用水碾磨收税,则是刘禅的建议。并非刘禅想要苛捐杂税,而是水碾磨这种大型的工程,除了豪族大姓外,一般家庭是无法搭建起来的,即便搭建起来也难以维护。

    如果大汉官府不出面建设水碾磨这种公共设施,一旦被地方上的豪族大姓所掌握,将有利于他们强取豪夺,积累财富。就如同后世电力、水利设施一样,如果非国用,一旦到了私人手上,将不是利民工具而是害民工具。

    大汉可以利用通过水碾磨收税,进行维护水碾磨等水利设施,不至于水碾磨荒废。

    因此,在刘禅的批阅下,在诸葛亮内府的支持下,于凉陇各地新设水碾吏一职,用以治理水碾磨这种水利公共设施。

    听闻于此,董允轻扬嘴角,拱手说道:“此乃臣本职也,臣受陛下所命,编《凉陇民政》,以供朝廷、各地官吏使用。又得陛下之策,臣不敢贪功,陛下乃首功也!”

    刘禅哈哈大笑,也不反驳,毕竟难得董允夸耀。

    当初撰写《益州民政》,刘禅借着推广新农具命人撰写,后面推广于各郡县,饱受官吏追捧。毕竟农业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交流隔阂。

    比如官吏一旦到了新的地方,需要继续适应本地的生活及工作内容。但拥有了《益州民政》可以帮助他迅速地融入当地。这是以前所没有的。对于中央官员来说,《益州民政》无疑是非常好了解地方的内容。

    到了陇右、凉州后,许多蜀地的官吏无不怀念当初的《益州民政》,最终在马良、吕乂二人上疏下,刘禅命董允牵头撰写《凉陇民政》。周府的三国:汉中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