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28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88节 (第1/5页)

    这部电视剧知名度不如《功勋》,但也挺好看的,《狂飙》里李响和安长林的演员都在这部剧里有出场。

    其中有个物理学家叫王怀民,原型就是此时坐在最前面埋头苦算的陆光达。

    他嘴里经常念叨的球面波转平面波,指的其实就是u的极限值概念。

    不过那部分台词中缺失了各向异性这个条件,这其实是一个比较严重……或者说不严谨的失误。

    当时徐云还和几个朋友讨论过这事儿,最后一致认为是导演或者编剧为了省台词把这个条件忽略了,毕竟资料提供方应该不会犯这种错误。

    估摸着这就和某些公司领导一样,看着代码感觉繁琐就删了一段看起来莫名其妙的内容,然而殊不知代码其实就靠这段内容才能跑起来……

    而u的极限值它的本质呢,则是用平面波描述自由粒子的波函数。

    自由粒子指的无外场作用下的粒子,即v(x)=0。

    此时粒子的哈密顿量就是动能算符,即h^=t^=p^22=-12▽2。

    算符h^本质上是一个二阶微分算符,它的本征解就是一个平面波解,即hp=12πe-ip·x,ep=p22。

    这算是理论物理中非常基本的一个概念,哪怕在这个时期同样如此。

    因此想要计算出u的极限值,首先就要确定极限的情景……也就是模型,然后才能计算出这个模型的极限值。

    “徐顾问,我有个想法。”

    接着很快,一直没怎么发言的蔡少辉举起了手:

    “咱们构建一个弹性散射模型怎么样?就像是两个乒乓球对撞一样。”

    “然后以此制作一个球形爆轰驱动装置,形成我们需要的向心爆轰,推动4c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