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和樱天皇 (第5/7页)
后推,在中国重新崛起于世界的东方之前,来自日本的可能的干扰被最小化了。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幕府有可能扮演原时空明治政府的角色吗? 不可能。 就像之前分析过的那样,幕府的“改制”,就是换汤不换药,就是在肌体的表面涂抹一点红药水,皮肤下面,什么也没有改变,骨子里就更加不用说了。二次长州征伐,“西法”训练的幕府军的表现,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 某种意义上,幕府的“改制”,还不如原时空中国的“洋务运动”。中国好歹名义上还是个中央集权国家,而按近现代国家标准,“幕藩体制”的日本,甚至不能算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国家。 不废“幕藩体制”,日本永不可能迈入近现代国家的门槛;可是,“幕藩体制”是幕府的生存根基,废“幕藩体制”,日本可能新生,可幕府就是自杀了。 所以,幕府统治日本一天,日本没戏一天。 但是,幕府不可能长时间地有效地统治日本。 迫在眉睫的危机解除,幕府上下兴高采烈,以为“天下从此大定”。但关卓凡却认为,幕府只是暂时渡过难关,按下葫芦浮起瓢,第一个火头暂时熄灭了,第二个火头很快就会烧起来。 这“第一个火头”,是地方武士向幕府夺权;这“第二个火头”,则是来自于底层人民的反抗。 天保四年,即1833年,日本各地大饥,史称“天保饥馑”。饥荒持续至天保八年,即1837年,情况恶化,终于爆发了大盐平八郎领导的贫民暴动。 从那时开始,大大小小的“一揆”便此起彼伏,时至今日,有愈演愈烈之势。 “一揆”,日语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