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七章 杀父之仇 (第3/5页)
丰,自己何止千百倍于那个死太监?怎么会如此后知后觉。落了个死太监的后手? 懵懵懂懂地,几为阉人所算——耻辱啊。耻辱! 资源虽丰,运用不善。这不是“志得意满”、“疏忽大意”就能够交代过去的。 情报的作用,不是为了被动应变,而是在经年累月获取大量资料的前提下,整理、分析、判断,找出真正有价值的部分,“预见机兆”,制敌于先。自己没办法躲到阴影里,就得把敌人拉到聚光灯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举一动,尽在掌握。 敌人若有异动,我即先发制人。 痛定思痛,关卓凡决心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直接对自己负责的情报机构。 在架构上,这个部门应该纳入“军事委员会”系统,则对“委员长”本人直接负责,便是天经地义的了。 叫什么名字呢?“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呃,恶趣味过甚了。 最后定为“军事委员会调查联络处”,正团级。 出任“军事委员会调查联络处”处长的,是个和关卓凡同岁的年轻人,名字叫做陈亦诚。 有趣的是,“亦诚”这个名字,是关卓凡替他取的。 陈亦诚,原名陈景浩,浙江杭州人。他是富家子弟出身,十几岁的时候,被家里送到上海的洋行做学徒。他人既聪明,又勤奋好学,出师之后,短短数年间便做到了买办。 正在春风得意,杭州的家里,却出了大事。 陈家为了一块买卖蚕丝的“牙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