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_第118章 腰间宝剑血犹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8章 腰间宝剑血犹腥 (第10/11页)

发动盐徒起义,于至正十四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至正十六年又建都平江,虽无野心及能力,终是割据一方,阻碍一统。

    于是皇爷于至正二十五年十月进攻张士诚,一举攻下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安丰诸州县。

    次年五月,皇爷发布檄文声讨张士诚,仍望其来降,免动干戈,张士诚不从。

    同年十一月,张士诚下辖之杭州、湖州先后绕开张士诚投降,平江成为孤城,于是皇爷以重兵包围平江,发动平江之战。

    期间,皇爷不忍双方士兵损伤,想多留人口重建华夏,因此依旧日日派人劝降,张士诚皆不允,真可谓‘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直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初八,皇爷终率军攻入平江城,张士诚负隅顽抗,仍以巷战相抵抗,终失败被俘,自缢而死。

    大吴元年,皇爷命汤和为征南将军,讨伐割据浙东多年之方国珍。后命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进攻福建。同年,方国珍投降。

    大吴元年十月二十一日,皇爷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三十余万北进中原。

    北伐途中,我军每到一地,必设法发布《谕中原檄》,其中‘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之纲领颇得民意,百姓纷纷响应,甚至直接杀官献关。

    眼见中原可定,皇爷对北伐之策进一步凝定,先取山东,撤除蒙元屏障;进而进兵河南,切断彼之羽翼;夺取潼关,使其门户大开;而后进兵大都,彻底推翻前元。

    彼时前元早失民心,势孤援绝,只得退去,于是大都不战而取之。

    皇爷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等席卷而下,各处元兵或仓皇逃窜,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