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5章 上进的李定国 (第6/6页)
过程中,李定国是越学越激动,如同发现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认为这些新的知识,必能发挥出极大的作用,甚至是几十倍几百倍的提高采矿的效率,将一个矿工需要几年十几年完成的工作量,减少到几天内就能完成。 比如说来自许家庄的矿井抽水机(紧急状态下使用),只要一台,就能抵上千的人力,快速抽走地下积水。 比如来自许家庄的电动矿镐,目前凤鸣山矿场,已经引进了一套,一天就能挖煤上万斤,相当于四五十个的人力。 等等等等。 如果自己能掌握那些来自许家庄的新知识。 进而拥有这些采矿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的能力,未来自己说不定能成为一名cao控机器的矿工,等义父张献忠一走,他借助这些机械,说不定一年之内,就完成十年的挖矿任务,顺利赚到500银元赎罪银,迅速获得自由。 激动。 想到这些,李定国可谓激动不已! 但…… 一个人摸索和钻研,他头脑再聪明,也掌握和消化不了这些新知识,何况矿场能找到的书本极少,更无法形成知识体系,难以系统的学习,他就是钻研个五年十年,也别想有太大的进展。 即再天才的人,闭门造车也是行不通的。 而矿场所有人员中,文化水平最高的,对许家庄新知识最为熟悉了解的,就是矿主胡文庭,一些账房、管事、技术人员等。 想要学习和掌握那些新知识,就必须跟着这些人学习,必须得到矿主胡文庭的批准同意。 想了想,李定国鼓起莫大的勇气,手里拿着本残破的书本,来到山脚的坞堡,提出了求见矿主一面的请求。远明不渐的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