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0章 《东方时报》 (第5/6页)
即电报站工程。 许家庄在大明的京城、南京、济南、扬州、杭州、苏州、成都、武昌、泉州、广州等等三十八座的主要大城市。 加上许家庄零号庄园跟海港城这两处地点。 一共四十个地方,设置了四十座的电报站。 全部配备了最大50KW级的发电功率。 配备了运行功率小,但传送距离远的中低频数字化电报收发装置,接受与传送信息的速率超过100kb/s。 相关的技术人员也全部培训完毕,能够熟练自如的使用这些电报设备,能够处理一些简单的故障问题。 另外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电报局,负责管理这四十座遍布大明各处的电报站,能够做到一条重要的信息,五分钟内便可传遍全国,做出极其迅速的响应。 而这套电报系统建立之后,带来的意义可就太大了,相当于进入了初级信息化的社会,能够享受到种种的便利。 比如传递家书,在电报站发送,可能两三个小时家人就能收到了,时效性极佳,而不必等待漫长的一两个月,还有信件遗失的可能。 比如传递军情和情报。 比如协助银行汇款转账。 等等等等。 信息化带来的各类便利可谓难以想象,哪怕只是初级的信息化。 当然! 许远让人建立这套电报站体系的主要目的,不是传递家书、军情之类的,而是为了能在大明境内同步发行《东方时报》,将这份报刊,光速推广到大明全境,要除了周末外,每个工作日都会发行一刊,要能够为大明的多数知识分子所看到。 …… 三月七日,下午。 海港城,《东方时报》的报社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