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卷阅读28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3 (第1/4页)

    ,哪儿会乐意?

    反对的人太多了,不但寇准要劝,就连小太子也感到不安,又不忍伤了陆辞颜面,便将人召入自己殿中,好生劝说。

    陆辞挑明道:“若只求于策论精炼者,何必多此一举,通过制举去求?贡举所纳之才,便已足了。科举难得之才,自是以常法难律不常之人,而豪杰特起者,何屑于于区区题目记诵,明数暗数间求索?”

    赵祯若有所思。

    陆辞又道:“此回我所制定的科目,皆与实务相系,或与军谋相干,又有哪些与论题所出的九经,和扯上干系的?”

    就如制举中的水利和农耕两科,哪儿与九经、和相干了?

    一昧按照旧制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人不但得一口气交上五十篇,还需过看详那关,才能赴试。

    这样如何能怪应举者寥寥无几,招募不得异才?

    分明是门槛不但设得太高,还打一开始就设错地方了。

    所谓制举,选拔的就该是贡举难以收拢,或是诗赋策论等方面才能不足,却在某方面有傲人天资,过人之能的特定人才。

    还用常规条例进行筛选和拘束的话,选拔出的人才,自然会与贡举所择出的大幅重叠。

    等同于从原本就有能耐在贡举中取得优异名次的天纵奇才、或是极擅博闻强记者中,挑出寥寥无几的几位愿抛弃进士出身意味的锦绣前程、而专研一项的。

    又能有几人?

    赵祯听到这里,已被说服了大半。

    唯有一点,让他始终感到为难,却不得不说道:“若不设门槛,应举者过多,资历良莠不齐,也难办。”

    陆辞早有准备,立马抽出一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