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节 (第7/8页)
布匹后自己动手——当然这只能造成原料浪费的后果——也可以请民间绣工帮忙缝制。 如果她对纹绣没要求的话,一套衣服三五天就能做完,加工费在两百文到五百文不等。 或者也可以去成衣店买,一件绢制的二手衣衫价值约为五百文到七百文之间,配齐一套的话,花费在两到三贯左右。 至于被褥等,价格还要更高,朝轻岫买的是春夏时用的绵被——她一开始以为是棉被,也就是棉花做的被子,后来才知道,如今棉花还不算太流行,用来充当被褥填充物的其实是木棉跟芦絮。 这样一条两斤重,绢面制作的绵被,熟客价也得要上铜钱三贯。 最后,朝轻岫光是置办家中必须的衣被等物,就花了十五贯。 布店老板倒很客气,见她东西买的多,还送了两匹略有瑕疵的麻布,一些碎布头,一小包禽类的碎羽毛,以及针线扳指等缝纫工具给客人使用。 为了节流,朝轻岫最后没买发冠,好在大夏算是一个武林高手层出不穷的朝代,某些江湖风气逐渐对普通人产生影响,比如习武之人更喜欢用发带,到了现在,许多读书人也都这么收拾自己的头发。 毕竟比起价格昂贵的发冠来说,哪怕是绸缎质地、刺满纹绣的发带,价格也不那么容易令人血压上升。 朝轻岫就裁了两条布带来绑头发。 衙役帮着介绍本地情况:“城里还有些挂着‘不二斋’标记的店家,是北边来的老字号,可惜附近的街上没有,这家的衣裳布料都好,您下次去时可以瞧瞧。” 朝轻岫:“下次有空时,倒要去逛逛。” 因为衙役在城中是老面孔,周围店家都与之相熟,所以朝轻岫并不用一次性缴清所有费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