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0 赫鲁晓夫(1) (第4/5页)
关系到了乌克兰的农业大局问题。由于西乌克兰地区才刚刚解放不久,显然已经注定是错过了春耕了,那里的全部希望,也就是下半年的那一份收成了。 如此一来,就有了一个下半年种什么的问题了,而莫斯科那边,也就是农业人民委员会下发的指导性意见,是要求西乌克兰地区补种冬小麦,这个指导性意见,是安德烈耶夫同志从几名农业专家那里询问来的。 而现实的情况是,西乌克兰的农民从来就没有种过冬小麦,他们也不接受这份所谓的“指导性意见”。 要知道,在战争爆发之前,联盟才刚刚从波兰手里将西乌克兰地区夺回来,随后不久,随着战争的爆发,这片土地又落到了德国人的手里,因此,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对于联盟并没有多少归属感,他们本来就是不怎么听话的。 这一次,莫斯科下达行政命令,要求在西乌克兰地区推广冬小麦的种植,直接遭到了西乌克兰农民的抵触,相关的推广工作根本没办法进行。 在过去几天里,赫鲁晓夫带着人走访了西乌克兰的很多地方,因此对西乌克兰农民的想法是有足够了解的,他刚才说的有些话其实也没错,农民种了一辈子的地了,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应该种什么吗? 至于说对沃兹涅先斯基的抱怨,则来自于计委所下达的本年度乌克兰粮食上缴指标,这个指标是由沃兹涅先斯基制定发布的,而按照这个指标来搞的话,今年的秋收之后,乌克兰应该上缴粮食3亿普特,也就是相当于540万吨。 计委之所以将粮食征购的指标定这么高,当然是经过周密计算的,不可能像赫鲁晓夫所说的,就是简单的考察了一下战前的标准,稍作加减,就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