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苏俄_607 日不落的余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07 日不落的余晖 (第4/5页)

下的罪行,他们执意要脱离英国的统治,”莫洛托夫同志说道,“最重要的是,三年前那场恐怖的灾难,又有再次来袭的趋势,因为一系列自然灾害的缘故,再加上英国人粗暴的政策,或许这场灾难已经无法避免了。”

    南亚的印度,如今的确也是英国需要面临的大麻烦之一,印度一直以来都是英国的殖民地,东印度公司就是由此得名,而且在漫长的殖民岁月中,印度人显然已经被英国成功的奴化了,但是在整场二战中,已经很温顺的印度人,还是被他的英国主子坑急眼了。

    在一九四二年的时候,随着日军进攻中南半岛,大批的难民涌入印度,再加上英国持续从印度掠夺物资,以补偿自己在欧洲战场遭遇的损失,印度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粮荒。当时的英国殖民者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在印度搞起了粮食配给制,而且,他们所实行的粮食配给制,要比苏联的战时政策残酷的多,其明确规定,在粮食分配的过程中,所谓的上层阶级、中层阶级、政府人员、军人优先配给,至于普通的印度人,死不死的没人管。

    类似这样的配给制度,后来发展到了各种物资领域,甚至还包括了药品。就这样,灾难席卷了整个印度次大陆,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四年,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数以百万计的印度人病饿而死,其惨状可比后世英美所宣传的乌克兰大饥荒要难看的多。而甘地所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动起来的。

    另外,作为二战期间英国的首相,丘吉尔对印度人也极度的不尊重,他甚至公开嘲笑被印度人称为“圣雄”的甘地,说人家是个“半裸的骗子”,还建议身为印度总督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