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苏俄_624 一封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24 一封信 (第3/5页)

分之一的集体农庄,连电力供应都无法保障,广播电台又怎么可能考虑节目大众化的问题?

    不过,维克托非常清楚,随着二战的结束,此后的十几年时间,全世界都将近进入一个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飞速的,其所酝酿的,是一个全面的信息时代的到来,类似报纸、广播、电视、电影这些宣传方式,也将蓬勃发展,其速度快的,足以令人难以适应。

    就拿电视来说,如今在整个联盟,拥有电视节目的地方只有两个城市,一个是莫斯科,一个是列宁格勒,而且就这两个是所采用的电视图像规格还不一样。

    维克托新分配的这个住所中,就有一台电视机,它是由列宁格勒科齐茨基电视机厂生产的,型号是TK1,个头跟后世街边的垃圾箱差不多大小,屏幕在顶盖上,而且图像还不是直接呈现在屏幕上的,而是需要经过一个图像放大镜放大,然后投射到屏幕的镜面上......以维克托重生者的身份,要让他看这个东西,估计会把他给逼疯了。

    最要命的是,就莫斯科而言,设立在萨布罗夫卡大街的电视中心,每星期只播放四次节目,每次时长两个小时,换句话说,普通人家买上部电视,一星期最多看八个小时的节目,而且,这些节目基本都是会议内容,也就是联盟召开的各种会议......

    相比起电视节目,当前联盟电台广播倒是普及率更高,因为每个城市都有街头广播,那种喇叭花形状的高音喇叭架设在每条主干道上,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都可以听到广播电台播报的节目。但就像之前所说的,这些广播节目也都是新闻播报,没有任何娱乐节目的存在,甚至就连广告都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