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苏俄_327 新局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7 新局面 (第4/5页)

  但是作为重生者,维克托却是非常的清楚,巴锡基维在战后的芬兰,的确表现出了亲苏的立场,但这种亲苏的立场只是一种表象,在这份表象的背后所隐藏的,是巴锡基维彻头彻尾的反共产主义本质。必须实话实说的是,在二战之后,此人担任芬兰总理、总统的十几年时间里,芬兰政府表面上对苏联恭恭敬敬,甚至只要提到苏联,就会用类似“伟大的邻国”这种词汇,但在实质上,该国所奉行的,却是彻头彻尾的偏右路线。

    不过,尽管维克托很了解巴锡基维及其政府所秉持的立场,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多说什么的,毕竟就像外交人民委员会所说的那样,在芬兰现有的政治人物中,既有一定声望,又在立场上偏向苏联的,也就只有巴锡基维这么一个人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芬兰的历史比较特殊,这个国家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前,还是属于俄罗斯帝国的,本身不具备独立的地位。而在十月革命之后,芬兰获得了独立,并得到了苏维埃俄国的承认,但在其内战中,左派势力被政府军击败,从而也导致芬兰的左翼运动没有发展起来。

    正因为有这样的历史,莫斯科要想在芬兰寻找偏左翼的代理人是很不容易的,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斯大林同志希望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能够在芬兰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是希望能够在芬兰培养偏左翼的政治力量,而这时需要时间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实际上,随着苏军在正面战场上获得了绝对的优势,莫斯科在某些对外政策方面,也正在发生着明显的转变,其中一个很显眼的表现,就是对国际共运的支持力度问题。

    在战争期间,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