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苏俄_604 格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04 格局 (第3/5页)

区建国这件事,目前已经闹的沸沸扬扬,但事情总归还没有办成,阿拉伯世界中虽然反对的声浪不小,可也没有发展到互不相容的程度,所以,华盛顿可能还没有感觉到其中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只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顺利建国,这种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将立刻爆发出来,从而对美国的中东政策,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维克托前世的时候,中东格局的真正转变,应该是发生在第二次中东战争时期,也就是所谓“苏伊士运河危机”事件之后,当时的英法联合以色列大规模入侵埃及,在整个中东地区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随后,赫鲁晓夫执政的苏联政府,先给以色列发去了照会,威胁本·古里安,宣称如果以色列不结束战争,其是否能够作为一个国家而继续存在,将成为一个不确定的问题,这导致以色列迅速接受了联合国有关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停火协议。

    之后,莫斯科又向英法两国发出照会,直接威胁将对英国和法国实施核打击,迫使时任的英国首相艾登与法国总理摩勒,紧急向华盛顿求援,希望能够得到来自美国的核庇护。

    但在此次事件中,美国人对英法的行为也存有不满,华盛顿虽然口头上对英国做出了承诺,但却大肆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动荡,大幅贬值,在英国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的时候,又否决了其所提出的援助请求。最终,迫使英法两国退出了埃及,结束了战争。

    这一事件,彻底终结了战后英法两国艰难维系着的中东格局,虽然美国人巩固了其在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影响力,但却也在阿拉伯世界的年青一代中,招致了大范围的敌视情绪,此后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