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苏俄_321 日丹诺夫(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1 日丹诺夫(2) (第2/5页)

破所谓“医生案”的过程中,他更是赢得了莫斯科的信任,并由此成为了列宁格勒新一任的州委第一书记。

    此后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此人一方面紧跟赫鲁晓夫的步伐,一方面与军队中的既得利益集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逐渐在列宁格勒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新一代的“列宁格勒派”。最终,他成为了赫鲁晓夫末期,苏联党内名至实归的第二把手,如果不是因为此人中风,早早的死掉了,那么在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党内的一把手是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中庸的勃列日涅夫来做的。

    在科兹洛夫之后,莫斯科的当权者们,便开始对列宁格勒多了一份警惕心,从七十年代一直到苏联解体前夕,莫斯科权力核心对列宁格勒在政治、经济上的打压,就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最显著的一个例子,就是列宁格勒跨芬兰湾的防洪大坝,这个后世名为“圣彼得堡大坝”的防洪大坝,一直被视为列宁格勒党委政治威望降低以及无力从莫斯科争取资源的客观证据。

    这个项目从七十年代初,格里戈里?瓦西里耶维奇?罗曼诺夫出任列宁格勒州委第一书记的时候开始立项,直到一九七九年才正式开始动工,而该项目第一次拿到莫斯科的拨款,则是在一九八三年,也就是安德罗波夫出任苏联国家领导人的第二年,至于项目完工,则是到了苏联解体后的二零一一年,那时统治俄罗斯的已经是普京大帝了。wap.

    可以说,格里戈里?瓦西里耶维奇?罗曼诺夫就是列宁格勒派的最后一任核心人物了,此人在与戈尔巴乔夫争夺苏联国家领导人的斗争中失败之后,所谓的“列宁格勒派”其实就已经消亡了,取代它的,是后世所谓的“圣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