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34 妥协 (第2/5页)
涉或是入侵。与此同时,苏联人民是热情拥护苏维埃政权的,在这种热情之下,他们可以暂时将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放在一边,因此,消费品短缺的矛盾就是次要的。 至于马林科夫同志,他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在负责军工工作,不管是负责飞机的生产制造,还是负责别的武器的制造,他都深刻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场战争对军事工业能力的考验有多么残酷,同时,他还意识到,现代战争对军事工业生产的依赖性有多么高。所以,他在联盟主要经济工作的思考方面,就认为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必须被摆放到一个绝对领先的地位上。 没错,这就是一个现实,任何人的政治理念都不是凭空得来的,其成型必然与当事人的人生经历亦或是从政经历有关,但不管其理念到底对不对,其根本出发点也是为了将这个国家建设好,而不是相反。 而就维克托本身来说,他之所以会在心里反对斯大林同志的主张,也不是因为他个人具备什么特殊的能力,这只是单纯因为他是重生者,他知道苏联和美国不会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里真正爆发战争,也知道消费品匮乏的问题,将会在联盟内部演化的多么严重,但如果让他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反对斯大林同志的立场,他还真是没有那份勇气。 当然,这里涉及到的还不仅仅是一个勇气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他的立场不可能得到什么人的认同。因为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斯大林同志的立场才是最贴合实际的。 不要认为斯大林同志在刚刚结束的中央委员会工作会议上,是单纯以他的威信压服了不同意见,实际上,在有关着重发展重工业这个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