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苏俄_597 升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97 升空 (第2/5页)

了直接受英国人指挥的“南波斯步枪队”,又以将油田收归国有为威胁,迫使英国人在石油利润上对伊朗做出了让步,但这些举措也招致了英国人对礼萨汗的敌视。

    在礼萨汗当政的二三十年时间里,伊朗各地的叛乱就从来都没有停歇过,不管是在库尔德地区,还是在鲁利斯坦、胡齐斯坦,由英国人支持的武装叛乱可谓是此起彼伏,为了对抗来自英国人的威胁,礼萨汗选择了向德国人靠拢,于是......

    所以说,一九四一年,英国人进军伊朗,瓦解礼萨汗政权的最直接动因,并不是单纯为了反法西斯,当然,更不是单纯为了支持联盟,这件事他们早就想干了,反法西斯不过是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的。

    利用这一事实,作为联盟驻联合国代表的维辛斯基同志,对英国在伊朗的存在提供公开批评,并就此明确宣布了联盟在伊朗问题上的态度:除非英国人彻底退出在伊朗的政治存在,并将其在胡齐斯坦油田区的既有权益归还给德黑兰,否则,联盟将认为伊朗境内存在对联盟抱有敌意的外来势力。根据一九二一年的苏伊友好条约,在伊朗境内的敌对势力未曾撤离的情况下,联盟有权在伊朗维持军事存在。

    说到底,联盟在伊朗问题上的立场,除了受南下政策的影响之外,还与英国人在当地的存在有直接关联,而且,从根本上讲,联盟与伊朗的对立,实际上还是与英国人的对立,莫斯科真正需要做的,并不是控制伊朗,而是希望能够将英国人的力量从伊朗驱逐出去。

    马林科夫同志显然对伊朗那边的情况比较关注,他又向贝利亚同志详细询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