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89 不同 (第2/5页)
越性。 但若是片面强调芬兰人的利益,忽视了其它民族的感受,又不利于卡累利阿地区本身对莫斯科的向心性,它甚至会导致该地区更加强烈的离心倾向以及芬兰人的民族主义情绪膨胀。 因此,在民族工作的问题上,作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共和国”的领导人,必须考虑到一个平衡的问题,而这个平衡如何把握,是非常考量其领导能力的。 撇开民族问题,在考虑一个施政的问题。 众所周知,卡累利阿地区在过去几年中始终都在打仗,这个时间段可以用十年为单位来计算。 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前,帝俄就在与芬兰人作战,莫斯科甚至一度夺取了整个芬兰。而在一战末期,随着俄罗斯爆发十月革命,芬兰人也趁机发起了独立作战,并最终赢得了独立。 对于当时独立后的芬兰来说,俄罗斯终归是他们的威胁,因此,他们在卡累利阿地区没有搞任何的经济建设,而是一直都在修筑各种防御工事,所谓的“曼纳海姆防线”就是其中的代表。 再之后,就更不用说了,一场苏芬战争,将整个卡累利阿地区都打烂了,等到联盟好不容易真正控制住这片区域,德国人的入侵又开始了,芬兰人发动反攻,这片地区又成为了战场。 直到现在,芬兰人又一次将该地区割让给联盟,“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但在这片超过十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废墟之外,基本就没剩下什么别的东西了。 就拿该地的首府彼得罗扎沃茨克来说,这个城市在战前就发展的不怎么样,整个城市的市中心,全都是那种圆木垒砌成的木头房子,而在芬兰人进攻该城市的时候,炮火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